氨制冷系統輔助制冷設備故障的分析與排除方法
高壓儲液器液位過低或過高,高壓儲液器在制冷系統中起著儲存作用、液封作用和供應調節作用。高壓儲液器的液位最高不得高于其容積的80%,最低不得低于30%。若液面低于30%以下,將使高壓儲液器失去液封作用,使高壓氣體沿高壓儲液器的出液管道竄入低壓系統,使蒸發壓力升高而影響冷間的正常降溫。造成高壓儲液器液位過低的原因一般是系統有大的泄漏,或長期泄漏。補充制冷劑前,一定要把系統的泄漏部位檢查出來,并經處理后才能補充制冷劑。當儲液器液位過高,特別是滿液的情況下,首先造成的后果是冷凝后的液體制冷劑會大量地聚積在冷凝器內,從而使冷凝面積減小,造成冷凝壓力的升高和排氣溫度的升高,破壞了制冷系統的正常運行。當制冷系統停止運行時,節流閥要關閉,即儲液器的出口被關閉,由于制冷系統中的閥門基本沒有可逆流動性,當外界溫度升高時,就會使儲液器內的液體制冷劑體積膨脹,產生巨大的壓力,一旦這種壓力超過儲液器所能承受的壓,而安全閥又失靈的話,就會使儲液器爆炸,造成重大的設備事故和人員傷害事故。儲液器的液位過高,特別是滿液的情況,一定要及時處理。處理的方法是把多余的制冷劑取出。需要說明的是,儲液器中液位過高,是因為制冷劑充灌得太多,所以在充灌制冷劑時,遵守液體制冷劑容器對其容量的規定,是杜絕這類事故的根本所在。
冷凝器液位過高,①由于高壓儲液器滿液,冷凝后的液體制冷劑不能順利地流入儲液器,就會造成冷凝器液位過高的現象。這時只要把儲液器的液位降低,冷凝器液位過高的現象自然就消失了。②冷凝器底部的出液閥和高壓儲液器上部的進液閥,至少有一只出現局部堵塞現象,使流向儲液器的液體制冷劑量減少,因而造成冷凝器內液位過高,但這種情況在實際中很少發生。③在實際運行中,有時會出現高壓儲液器內壓力高于冷凝器內壓力的情況,此時冷凝器流人儲液器的液體流量就大大減少,因而造成冷凝器內的液位過高。為防止這一情況的出現,在冷凝器和高壓儲液器之問加裝了一根均壓管,如圖6—5和圖6—6所示。由于安裝了均壓管,消除了冷凝器和高壓儲液器之間的壓力差,冷凝器液位過高的現象就不存在了。如果在實際運行中仍然出現冷凝器液位過高的現象,則是均壓閥門沒有開啟或均壓閥門有故障,如閥門的堵塞、閥芯的脫落等。這時應開啟均壓閥,如不見效則應修理或更換均壓閥。
中間冷卻器液位過高或過低,中間冷卻器正常液位應控制在液位指示器高度的50%左右。如果液位過高,會引起高壓級壓縮機的液擊,如果液位過低,不能充分冷卻低壓級壓縮機排出的過熱氣體,致使高壓級壓縮機吸氣過熱而降低制冷效果。中間冷卻器液位過低的處理比較簡單,只要把中間冷卻器節流閥的開啟度調大,液位就會升高。但調節開啟度時,要循序漸進,即調節一點開啟度,運行幾分鐘,觀察一下液位,再調節一點開啟度,再觀察液位,直至達到規定的液位時為止。否則液位過低的現象消除了,液位過高的現象又出現了。當中間冷卻器液位過高時,高壓級壓縮機就有液擊的危險。不過在發生液擊前總有一些先兆,如吸氣溫度過低、氣缸有輕微的敲擊聲等。遇有以上情況,則表明中間冷卻器液位過高。這時應立即把中間冷卻器的節流閥關閉,隨著壓縮機的運行,中間冷卻器的液位就會慢慢降低,當液位達到規定的F限時,再循序漸進地打開節流閥,直至達到規定的液位范圍為止。
- 相關文章:
制冷閥門根據不同性質分類 (2015-7-17 21:59:57)
氨冷庫制冷系統閥門分類 (2015-7-17 21:42:21)
電子膨脹閥的原理及優勢 (2015-3-22 18:32:49)
電磁閥的選用和安裝 (2015-3-22 18:29:35)
制冷系統中閥件的使用與維護 (2014-3-2 9:15:18)
排液桶的運行操作 (2014-1-31 9:25:41)
低壓循環儲液器的運行操作 (2014-1-30 12:39:26)
管道有哪幾種連接方式 (2014-1-10 12:47:2)
管道安裝有什么要求 (2014-1-10 9:18:58)
經濟器、低壓儲液器、中冷器都起著什么作用 (2013-11-25 20:13:0)
不凝性氣體分離器的應用 (2013-8-26 5:39:33)
冷飲冷庫中的PENN275型壓差繼電器 (2013-8-23 6:25:16)
- 留言列表: